11月21日,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高性能光芯片項目簽約儀式在惠山高新區(洛社鎮)舉行,惠山區與大院大所成功“牽手”,總投資2億元的激光芯片研發及生產基地項目正式落戶。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王立軍,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組部“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寧永強,長春中科長光時空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星,代區長程松,區委副書記、惠山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洛社鎮黨委書記吳虹娟,副區長虞潔出席活動。
項目介紹
中科院長春光機所是新中國在光學領域建立的第一個研究所,是中科院博士生重點培養基地。王立軍院士團隊在國內率先突破了用于量子精密測量的激光芯片系列核心技術,已經具備了對標國際產品的技術實力。項目針對量子精密測量對高性能激光芯片的重大應用需求,實現三種量子精密測量光芯片全自主研發和生產,將支撐我國先進量子精密測量技術長足發展,預計明年5月進入投產狀態。高性能光芯片項目的落地,必將推動惠山高新區集成電路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為科技創新領先、產業轉型發展增勢蓄能,更為高新區實現“兩年成型、三年創成”目標助力添彩。
王立軍院士表示,量子精密測量作為一項前沿高端技術,在國防、航空、通信等諸多領域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國外對國防領域的航天高深技術是“卡脖子”的,因此,這一項目正是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針對量子精密測量對高性能激光芯片的重大應用需求,實現了國產激光芯片的進口替代,通過科技攻關,成功突破國外封鎖。項目簽約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在項目洽談交流的過程中,深刻感受到了惠山區委區政府的實干篤行、務實不張揚,對項目給予高度重視,提供有力保障,這也是選擇惠山、選擇惠高新的重要理由。希望雙方進一步增進相互了解,深化交流合作,不僅全力以赴推動項目落地見效,更要凝心聚力做大做強,結出豐碩成果,為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更大貢獻。
程松說,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當前,在全區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之際,此項目的落地不僅是惠山區鏈接大院大所“最強大腦”的又一成果,更是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扎實成效。惠山是蘇南模式的發源地,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產業強區,依托“院士經濟”,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和產業科技創新體系。此次強強聯手必將在惠山“院士之林”樹立新旗幟,為奮進“五地四創”、實現“鯤鵬迭變”提供更強科創驅動力。希望雙方以此次簽約為契機,不斷深化交流,在航空航天、芯片、量子精密測量等前沿領域開展全方位、深層次合作,惠山區將以最大的誠意、最好的服務為項目提供最優保障,共謀發展、共創未來。
(來源:無錫惠山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