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不完全統計,自6月以來,月余時間內,光谷至少有朗毅機器人、象輯科技、敢為科技、楚光三維、格瑞農生物、長弢新材料、圣博萊電子、飛流智能、智象機器人等9家企業獲得股權融資,上半年共58家企業成功融資,初創企業活力持續躍升。
朗毅機器人成立于2020年,四位聯合創始人均為“95后”,團隊主要成員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知名院校。該公司專注于通用機器人具身智能小腦技術,為人形機器人提供自動導航、自主操作等解決方案,目前已與鈦虎機器人、奇岱松、百度等國內頭部科技企業達成合作。
本次朗毅機器人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由英諾天使基金領投,嘉道資本跟投,奇績創壇持續加注。英諾天使基金相關負責人表示,看好企業定義具身智能底層標準的能力,其模塊化具身導航產品有望成為行業基石,為未來具身智能應用提供基礎設施。
“本輪融資后,我們將加大研發投入,帶領行業實現從傳統預編程向全自主行動跨越,賦能機器人在各類場景下實現全自主移動避障、高階空間推理、以及可泛化環境交互能力。”朗毅機器人創始人兼CEO楊鴻城說。
無獨有偶,國內首批進入商業氣象服務領域企業——象輯科技近日成功完成D輪融資。本輪融資由藍圖創投投資,將用于加速在新能源與農業垂直場景拓展。該企業創始人邱珩畢業于北京大學,帶領團隊運用人工智能技術開發系列產品,幫助客戶在天氣、氣候發生變化時做出決策,提高氣象風險防控能力。此外,長弢新材料也于近日獲湖北楚道睿科私募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2000萬元人民幣股權融資。
企業股權融資活躍度是反映區域企業創新水平、新興產業集聚度、區域發展活力的重要指標之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58家光谷企業獲股權投資(不含IPO上市),集成電路、機器人、新材料為熱門賽道,種子輪、天使輪、A輪融資事件占比近90%,投早、投小現象活躍。光谷瞪羚、高新技術企業占全部獲融資企業數量的三分之二。
“從現實情況看,小、早、硬科技企業,往往具備市場前景廣泛、轉化率較高、創始人以高精尖、海歸技術型人才群體居多等特點,創投回報率往往更加可觀。”德勤中國合伙人陳嵐表示,股權投資行業已進入科創驅動新常態。
從投資機構看,本地國資基金參與度持續提升,滲透率超30%。產業資本也逐步深入參與股權投資,例如,上海電氣通過下屬子公司電氣科創投資華威科,為集團進入機器人領域提供探索作用,中國移動通過下屬基金間接投資長進光子,開展業務合作。
光谷青桐匯Ultra化合物半導體產業專場活動現場
“光谷聚集了一批半導體產業龍頭企業,安芯投資了光迅科技等光谷企業,公司聚焦化合物半導體產業生態構建與投資機遇,未來會繼續關注更多優質項目。”安芯投資執行董事謝猛表示。目前,東湖高新區集聚科技支行、科技證券、科技保險、基金等科技金融機構1100余家,并頻頻舉辦“光谷青桐匯”“光谷創投匯”等投融資對接活動。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進一步完善覆蓋全生命周期的的創業服務體系,幫助更多中小企業加快發展成長。
(來源:中國光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