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公示首批重點培育中試平臺初步名單。人福醫藥創新藥中試平臺、鼎康生物重組蛋白藥物中試平臺、華中數控全國產化芯片和操作系統高檔數控系統中試平臺、九峰山實驗室化合物半導體中試平臺、華星光電柔性及印刷OLED 顯示中試平臺、國創中心數字化設計與制造中試平臺等6家光谷中試平臺入選,涵蓋藥品、工業母機、集成電路、共性需求多個領域,占全省入選總數超六成。
所謂“中試”是把處在試制階段的新產品轉化到生產過程的過渡性試驗。制造業中試是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的關鍵環節,是促進技術迭代、工藝改進和產品創新的重要方式,核心是使創新成果更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本次公示的首批重點培育中試平臺初步名單包含242家來自全國各地的中試平臺,涵蓋原材料工業、消費品工業、裝備制造、信息技術、新興和未來產業、共性需求六大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急需領域。
以九峰山實驗室化合物半導體中試平臺為例,其面向產業需求開展基礎前沿研究和共性技術攻關,配備500余臺先進工藝設備及檢測設備,覆蓋光電、下一代通信、電力電子等化合物半導體產品和應用領域,具備相關軟件、設備、材料最優的驗證環境。目前已吸引500多家企業和科研機構尋求合作,多項重大科技成果、業屆亟需攻克的技術解決方案走出實驗室,投入量產。
此外,國家數字化設計與制造創新中心建設的數字化設計與制造中試平臺,總投資約5億元,現有中試設備298臺套,面向航空航天、船舶能源等國家重點行業的高端裝備研制需求,提供委托研發、試制加工等技術服務,已服務客戶近200家,合同金額超5億元;鼎康生物搭建的重組蛋白藥物中試平臺已為國內外40余客戶的50多個產品提供原液及制劑生產服務,樣品已在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臨床試驗,并已成功為1個新藥項目實現產業化服務。
“中試成敗決定科技成果產業化的成敗,中試平臺數量一定程度上反映地方產業轉化能力,直觀反映當地產業發展整體能級。”業內專家指出,科技成果經過中試,產業化成功率可達到80%,如果未經過中試,產業化成功率只有30%。這意味著中試能讓更多創新能變成真金白銀,助推經濟跑得更快。
截至目前,光谷建有市級備案的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平臺61家,占全市總數近三成,主要分布在“光芯屏端網”新一代信息技術、生命健康、高端裝備等核心產業領域,并依托龍頭企業、高校及科研院所、新型研發機構等創新主體,串聯產業鏈上下游協同技術攻關,加快科技成果產業化。下一步東湖高新區將加快完善中試平臺體系建設,強化平臺能力提升,加快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推動中試平臺高質量發展。